![]() |
外型尺寸 | 齐全可订制 |
货号 | 263 |
品牌 | 兴淼 |
用途 | 拦水 景观 |
型号 | qaz |
自动翻板钢坝设计规范:
安全及操作技术要求:
每扇翻板闸门两侧液压启闭机通过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同步,每个泵站分别设
置有 2 套油泵电动机组,1 主 1 备,备用液压泵组的投入信号取自每个液压泵站
出口压力的检测值。系统设有空载启动回路,超压和欠压保护回路。每个液压泵
站设有 1 只油箱,油箱有效容量应可满足液压缸检修时的油液贮量。
每个液压缸为水平布置,中间采用铰轴支承式结构,支铰直接安装在一期混
凝土的预埋板上。中部铰轴采用自润滑滑动轴承,活塞杆与闸门连接吊头设自润滑关节轴承。
翻板闸门的开启靠水压力和闸门自重产生的倾倒力矩,此时,液压缸只用于
持住闸门,翻板闸门的开启速度用调节液压系统的调速阀来加以限制的。
翻板闸门需局部开启时,由液压系统锁定。在液压缸有杆腔进口设有安全支
撑隔离阀,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液压系统管道发生破坏性故障,也应能确保翻板
闸门处在原来位置而不至于发生翻倒事故。
翻板闸门开启运行时,液压启闭机带有的行程检测装置全程连续检测两只液
压缸的行程偏差,当行程偏差≥20mm 时,液压系统自动停机且发出报警信号。
油缸的进、回油管应采用高压软管以满足油缸摆动要求。
在翻板闸门局部开启时,由于泄漏引起闸门下滑的速率控制值为不大于
100mm/48h。
液压启闭机应能在动水中开启或关闭翻板闸门至设定的位置并自动停机。液
压启闭机应能可靠地将翻板闸门维持在当前的工作位置。
2.3.3 设计技术条款
2.3.3.1 设计原则
1、液压启闭机的设计应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
并符合 GB3811、GB6067、SL41 中的有关规定。
2、液压启闭机的电气元、器件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调节方便、经
久耐用的产品。
3、液压启闭机零部件应力求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2.3.3.2 设计规范
液压启闭机的设计计算应按《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 的相关
规定执行。
2.3.3.3 液压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应简单、可靠,且易于安装维修,所有设计计算均应符合《水利水
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中的相关要求。
系统应有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等装置,其元件的选择应能满足计
算机监控的要求。在闸门启闭过程中,任何保护装置动作,液压启闭机均应停机,
待查明情况,排除故障后再进行启闭。
镀锌层(m) | 最小 局部 厚度 | 封闭图层(m) | 备注 | |||||||
层次 | 每层 | 层次 | 涂料牌号及名称 封闭层:环氧云铁底漆 | 涂层 | 每道干漆 膜厚度 | 干漆 膜总 厚度 | ||||
厚度〉 | 160 | 道数 | ||||||||
1 | ≧80 | 1 | 面漆:氯化橡胶丙烯酸漆(海灰色) | 2 | 50 | 180 | ||||
2 | ≧80 | 2 | 2 | 40 |
自动翻板钢坝设计规范:
系统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振动、液压冲击、噪声、气穴、污染、进气和泄漏等
5 25 / 51
不利现象
液压系统公称压力应按《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2346)选
取,油缸公称压力应按《液压缸及气缸公称压力系列》(GB7938)选取,管接头
及其附件公称压力应按《液压气动用管接头及其附件公称压力系列》(GB7937)
选取,油箱公称容量应按《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GB2876)选取。
液压系统应进行压力损失计算,液压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应不小于液压
系统中的工作压力和压力损失之和。
必要时,液压系统应进行容积损失计算,并应控制液压元件的公差和配合间
隙来控制泄漏量数值和液压系统容积效率。
必要时,液压系统应进行液压冲击计算,在设计油管和管接头时应考虑液压
冲击影响,并在结构上采取缓冲措施。
系统应满足油泵空载起动与稳压的要求。
每个油泵站应设有 2 套油泵电动机组,1 主 1 备。油泵电动机组之间应能互
相自动切换。
油泵电动机组应设置在一个机架上,泵站内的阀组元件、管路、电气设备均
应在厂内进行组装。
系统应满足闸门从全关到全开之间任意位置开度时,油缸有杆腔油路闭锁要
求。
系统应便于现场操作,亦便于远控。
系统和液压缸应设计成双作用活塞式。
系统设计应满足《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3766)中相关条款要求。
液压泵站
1、总则
液压泵站设备总成在本节所描述的条件下应工作平稳可靠。
承包商应按液压启闭机自动控制要求进行液压泵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总成的
详细设计和制造工艺设计以满足翻板闸门启闭的控制要求。
液压系统总成的设计必须符合 SL41《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的相
关规定。
每个液压泵站应包括油箱总成、油泵电动机组、泵站阀组等组件。